Appearance
存储管理
变量存储分3种模式,周期存储、条件存储、变化存储。
名词解释
1、有效范围:您可以预先设定数值的有限范围,避免在数据库中出现异常无用的数据。
例如温度传感器的量程为0~100℃,由于传感器故障或者传输干扰出现3000的干扰数据。这类数据出现之后,对历史趋势的查看或者数据分析都会造成严重的干扰。提前设定范围,当系统检测到数据超出范围则自动进行对应的处理逻辑:
说明
关闭:所有数据全部存储
超限不存储:超限之后,数据库不存储
上下限替换值:启用上下限替换值功能
上限替换值:启用上限替换值功能,下限则不处理
下限替换值:启用下限替换值功能,上限则不处理
2、最小值:存储数据的最小值
3、最大值:存储数据的最大值
4、下限替换值 :超过最小值则存储当前值
5、上限替换值:超过最大值则存储当前值
6、异常替换类型:当采集变量为bad时生效
存储默认值:存储设定的异常默认值
存储上次值:和上次存储的值相同
7、异常默认值:当异常时存储当前值,和上面6配合使用
周期存储
按照时间周期进行间隔存储,存储周期:秒、分、时、天;操作流程如下:
1、添加策略,设定存储规则
2、选中当前策略,添加变量
条件存储
当条件达到之后存储选择的变量,不包含条件的数值,操作流程同周期存储
触发+周期
默认不勾选,条件到达只存储一次 如果勾选,条件达到之后,按照间隔进行周期存储,条件不满足时,停止存储
变化存储
死区设定,当前采集到数据和上次存储的数值进行比较,超过死区设定,则存储
勾选当前规则的变量都检测同一个死区数值。